重點建材企業市場份額簡要分析
導讀:
當今國際格局、世界秩序正處于一個大變革、大調整的時期,新冠疫情引發了供應鏈以及我國對外貿易和產業分布的改變。我們對水泥、玻璃、陶瓷、玻纖等產業的重點企業情況進行了梳理,為企業能更好參與國際合作,了解建材市場布局提供借鑒。
近期《財富》雜志發布了世界500強排行榜單,中國建材集團以576億美元位列187名。同時上榜的建材企業還有圣戈班集團(244位)、海螺集團(367位)、CRH(397位)、拉豪集團(476位)。現根據重點企業的產能、經營收入等要素簡要分析各大企業市場份額分布情況。
水泥產業
根據各大水泥生產企業2019年產能統計,前30大水泥企業中中國占12家(包含臺灣地區),印度5家、巴西2家,前30家合計產能29.7億噸,其中中國12家企業占30家企業總產能的56.9%。
圖1 2019年前30家重點企業水泥產能

數據來源:數字水泥網、Global Cement、中國水泥網
玻璃產業
平板玻璃市場根據終端市場主要可分為建筑,汽車和太陽能領域。對玻璃需求量多的是建筑業,約占總產量的80%;其次是汽車業,約占7%。主要玻璃制造企業有日本旭硝子(AGC)、法國圣戈班、美國康寧(Corning)、日本板硝子(NSG)、美國加迪安、土耳其Sisecam以及中國的福耀、信義、旗濱等。
汽車玻璃因生產啟動成本高、產品認證周期長、研發實力要求高等進入壁壘使得國內國際市場呈現寡頭壟斷競爭格局,六大企業掌控大部分市場份額。對于汽車玻璃市場,日本的旭硝子市場份額高(22%),福耀玻璃(20%)、日本的板硝子(19%)、法國的圣戈班(16%)三家公司平分秋色,信義玻璃占5%、美國加迪安玻璃集團占4%,上述六家企業合計市占率合計86%。根據相關信息,板硝子將收購中央硝子(Central),玻璃行業集中度將進一步提升。

圖2 全球汽車玻璃市場競爭格局

圖3 國內汽車玻璃市場競爭格局 數據來源:相關企業年報、證券研報
陶瓷產業
《Ceramic World Review》對2019年瓷磚產量的數據分析,除中國以外的陶瓷磚制造企業產量排名前十的有:美國Mohawk、泰國SCG、墨西哥Lamosa、阿聯酋Rak、巴西Cedasa、巴西Ceramica Carmelo Fior、西班牙Pamesa、印度Kajaria、西班牙STN、巴西Fragnani。
根據中國建筑衛生陶瓷協會數據顯示,建陶裝備格局已呈現三足鼎立的狀態:意大利薩克米銷量高,年銷售額折合人民幣約113億元,占陶機規模超過40%;科達潔能第二,年營收40.6億元;意大利西斯特姆排名第三,年營收約30億元。
衛生潔具方面:當前已形成了三大知名衛生潔具品牌群,即以科勒(Kohler)、摩恩(Moen)、美標為代表的美國品牌;以杜拉維特(Duravit)、樂家(Roca)和漢斯格雅(Hansgrohe)為代表的歐洲品牌;以東陶(TOTO)、伊奈(INAX)等為代表的亞洲品牌。
玻璃纖維產業
近幾年,中國玻璃纖維行業規模逐步擴大,在市場的地位日益提升,已成為玻璃纖維大的生產國和消費國,占產能約60%。目前,玻纖年產量800萬噸以上,主要的六大生產企業占據了玻纖總產能77%左右:這六家企業分別為國內的巨石集團有限公司、重慶國際復合材料有限公司、泰山玻璃纖維股份有限公司以及美國的歐文斯科寧-維托特克斯公司(OCV)、Johns Manville公司(JM)以及日本的電氣硝子株式會社(NEG)。

圖4全球玻纖企業產能排名
